热门文章更多咨询
痉挛性斜颈是局灶型肌张力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好发于30~40岁左右人群。临床表现为颈部肌肉受到中枢神经异常放电导致不自主收缩,从而使头颈部痉挛性扭曲、歪斜和姿势异常可伴有相应肌肉的痉挛性疼痛,通常可累及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头夹肌和肩胛提肌等。
痉挛性斜颈不是严重的大病,但是却给患者的人生带来了严重影响:生活影响:由于头颈部肌肉间断或持续性扭转和偏斜带来的痛苦,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走路、家务、学习和工作不便,严重者甚至因为颈部的过度偏斜、阵挛和疼痛无法正常进食。心理影响:因为颈部姿势异常,影响美观而出现自卑心理,往往会对公共场合的一些活动产生抗拒心理,甚至拒绝社交,时间久了有些患者会引起焦虑核抑郁。引发并发症:①骨质损害:持续的痉挛和颈部歪斜、扭曲,可产生颈椎的骨质增生或损害,加重原有颈椎病症状,特别是颅颈交界处或寰枢椎的异常者。严重者骨质压迫神经,出现肢体麻木无力。②视觉障碍:因斜颈引起双眼不在同一水平位上,也会导致视力障碍,如斜视视力下降、瞳孔大小不等。③伴发畸形:由于头部长时间异常扭转导致双侧面孔大小不一,从而出现颜面变形的现象;④严重的痉挛性斜颈患者咽喉部肌肉受累及,还可能会导致吞咽困难和言语异常。那么痉挛性斜颈要怎么治呢?
目前社会上痉挛性斜颈的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和肉毒素局部注射治疗
优点:药物治疗和肉毒素局部注射早期可能有效,操作简单,起效快,短期内可解决病痛。
弊端:复发率高,前期有效,后期效果效果越不显著,肉毒素注射,注射一次可维持3-6个月,反复注射容易产生抗体,使治疗效果减退。
2.手术治疗
(1)传统手术治疗
①选择性神经切断
优势:较为成熟,针对性强,效果显著,并发症相对较少。对旋转型或合并轻度前屈/后仰型,效果比较显著。
劣势:手术创伤较大,费用高,痛苦大,病人精神压力大,痉挛缓解不彻底,术后痉挛抽痛复发率高,再手术难度加大。
②Fostor-Dandy术
即硬膜内切断双侧C1~4前根及双侧副神经根,但由于生理毁损大,切断愈多副作用愈明显,如颈部无力和吞咽困难。术后并发症多,已较少使用。
③微血管减压术
即双侧副神经和C2以上神经根显微血管减压。费用高,由于痉挛性斜颈累及的肌肉通常较多,不能精准对症,差错率、致残率高,后遗症较多,且其原理与当前对肌张力障碍的病因理解完全不同,目前临床应用很少了。
④立体定向脑运动核毁损术
靶点为苍白球、丘脑腹外侧核、Froel-H、丘脑中央核等,费用高,有效率较低,伴有的并发症较多,临床应用减少。
(2)深部脑刺激术(DBS)
优势:靶点选择丘脑底核(STN)或苍白球内侧核(Gpi),与立体定向毁损术比较安全性高,并发症相对少、安全性提高。
劣势:痉挛性斜颈累及神经较多,精准风险高,费用高。
外科手段治疗痉挛性斜颈,普遍优势能较快缓解病痛,但鉴于痉挛性斜颈发病病因属于神经症疾病,单纯外科手术无法治疗根本,因此复发率普遍较高,创伤较大,后期再治疗效果变差,同时给其他治疗手段增加治疗难度。
3.藏药、藏医外治法
优点:不用打针,不用手术,对症,因为痉挛性斜颈发病病因多和大脑神经供氧不足有关,自古以来青藏高原的藏医藏药对缺氧导致的各种脑病有丰富的治疗经验,而且藏药发源于海拔4000米以上雪域高原,药物耐氧性强,同时各种经典的藏医外治法可以让斜颈患者走上正常生活。
劣势:西安雁塔甘露医院是藏医特色的医院,医院十多年来治疗斜颈患者的有效率达不到百分之百;一部分患者遵医嘱服用藏药后就有好转,而一部分患者患者需要先服用藏药调理身体,然后住院1-2周(大多数人)一边服药一边接受藏医外治疗治疗效果才会更好;且患病多年的患者治疗周期会较长。